本报告是由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主体的中外学者撰写的智库性研究报告,由主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组成。本报告鲜明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展开
本报告是由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主体的中外学者撰写的智库性研究报告,由主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组成。本报告鲜明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突出强调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格局中,持续减贫,勠力创新,以精准扶贫伟大创举突破发展中国家减贫“最后一公里”陷阱。中国的贫困治理经验不仅是中国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也越来越多地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认同和深入的研究。
主报告简要而系统地概述了中国到2020年全面消除现行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的历程、成就、全球贡献及经验分享。改革开放前,中国无法大规模扶贫,但对极度贫困人口提供了救济。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起飞的起点,农村改革释放了减贫红利,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显著的减贫效应。高速、益贫的经济增长一直是中国大规模消除贫困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1986年以来,基于消除贫困的初心和制度自觉,中国开展并长期坚持了农村扶贫开发。中国分阶段实施农村扶贫战略,相继提高贫困标准,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增加扶贫投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吸收国际经验和国际援助,动员全社会参与,持续大规模减少贫困人口。2013年以来,为了到2020年实现剩余的数千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采取了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方式。中国政府对近1亿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开展了五年脱贫攻坚战,实现了所有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7亿多农民逐步摆脱了贫困,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减贫,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的农村减贫成就举世瞩目,主要体现在消除现行标准下农村绝对贫困、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等方面。中国减贫成就具有重要的全球贡献,包括破解减贫“最后一公里”难题、贡献世界减贫和人类发展指数的提升、提供贫困治理中国方案、为全球减贫提供中国力量等。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相应的发展型政治体制是中国减贫的根本性制度基础。中国减贫中的综合减贫道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经济发展主导的减贫路径、政府主导与国际合作及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坚持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全方位扶贫创新等经验都具有普遍借鉴意义。在减贫特定阶段开展脱贫攻坚战,对于条件接近且处于减贫“最后一公里”的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专题研究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于中国减贫中具有重要意义和鲜明特色的政策实践的研究,共有6篇,包括发展生产减贫、促进就业和就业支持减贫、健康扶贫、发展教育减贫、易地扶贫搬迁以及生态扶贫。其中,在生产方面,中国的独特性在于专门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设置具有益贫性的产业;在就业方面,中国既促进外出就业,也在当地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就业岗位;在健康和教育方面,扶贫措施都具有改善基础条件、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多重作用;在易地扶贫搬迁方面,中国特点既在于搬迁规模之大,也在于扶贫搬迁与其他非自愿搬迁有显著区别;生态扶贫尤其具有中国特色,具有减贫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的积极效应。二是对于中国减贫国际合作的研究,共有2篇,分别是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减贫的援助与合作以及中国对外援助与合作。前者详细分析了中国减贫历程中的国际援助与合作的变迁,论述了国际援助的积极贡献;后者系统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及与其他国家开展减贫合作的机制、进展与成效。三是国际学者从国际合作和国际比较视角对于中国减贫的研究,共有4篇,分别是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视角、拉美视角、中非合作视角、中国-东盟合作视角。这些报告都对中国的减贫成就和经验做出了积极评价,并就如何与中国加强减贫合作进行了思考。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出,减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20年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任务和重要标志。当然,也应该看到,中国现行贫困标准还不算高,脱贫成果有待于进一步巩固,相对贫困较为严重。减缓相对贫困和追求共享繁荣发展将是2020年后中国追求共同富裕事业大局中的长期历史性任务。从这个意义上看,通过精准扶贫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让中国站上了走向共同富裕新的历史起点!不仅如此,中国也将继续深入开展减贫国际合作,致力于消除全球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