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国情报告(2019)》是缅甸年度系列报告之六,报告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报告。2017~2018年民盟政府着重调整政府高层,继续加强反腐廉政建设,出台优惠的投资政策,并与...展开
《缅甸国情报告(2019)》是缅甸年度系列报告之六,报告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报告。2017~2018年民盟政府着重调整政府高层,继续加强反腐廉政建设,出台优惠的投资政策,并与中国就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取得一系列共识。政府和军方还积极同民地武组织开展政治对话,争取同更多的民地武组织签署全国停火协议,先后召开第二届和第三届21世纪彬龙会议,进一步推动和平对话,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若开邦罗兴亚危机加深,并卷入了极端宗教恐怖势力。民盟政府与西方国家矛盾加深,民盟的治理能力遭到了质疑。与此同时,中缅高层互访频繁,昂山素季来华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两国同意共建中缅经济走廊,推动了中缅关系进一步深化。
第二部分是分报告。分报告收录了邹春萌和孙建华的《缅甸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孟姿君的《若开邦局势与缅甸内政外交》,涉及缅甸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内容。《缅甸经济发展形势》从经济层面阐述了缅甸整体经济情况,对缅甸经济发展前景做出了判断。《若开邦局势与缅甸内政外交》梳理了2018年以来若开邦形势变化,认为缅甸各阶层在这一问题上与国际社会对立,缅甸的政治生态仍然脆弱,对于缅甸若开邦问题必须标本兼治,通过发展来促进和平。
第三部分是专题报告,收录了六篇文章。张添的《缅甸罗兴亚人问题的视角分歧与危机》厘清了对罗兴亚族群的产生、概念和境遇的分歧而导致的不同见解,这些见解使得罗兴亚人问题在“缅甸之春”与“若开之冬”的语境下激化成2012~2013年和2016~2017年的两轮冲突。歧异视角导致缅甸国内“穆斯林恐惧症”的情绪高涨,与罗兴亚人及其国际支持者进行压力对抗,罗兴亚人孜孜以求的“生存空间”却没有得到相应改善。在歧异状态下,罗兴亚人问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其前景仍令人担忧。孔鹏的《缅甸全国停火协议及相关民族和解机制分析》从历史和法律的角度审视了全国停火协议及相关和解机制,评价该协议是缅甸独立以来首个全国性的、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和制度。虽然各方褒贬不一,但客观上,这对经历了60多年内战的缅甸各民族而言,是一次新的和解机遇和尝试。宋清润的《民盟执政后的缅甸与美国关系:先热后冷》认为民盟执政后,缅甸与美国关系总体经历了先热后冷的过程。奥巴马政府后期,缅美彼此政治认同度高、领导人私交甚好、缅甸形象明显改善。特朗普执政后,美国不太重视缅甸、缅美领导人不熟悉、罗兴亚人问题引发缅美摩擦,双边关系逐渐陷入低迷。安德鲁·赛尔斯的《一切按计划进行?缅甸的军队和政府》认为缅甸从独裁统治向相对民主的政府过渡,是缅甸军队主动选择的结果。在过去十年中,缅甸军队领导层经过深思熟虑,制订了计划,进行了一系列受控的变革,并且让缅甸军队在改革中逐渐放弃了绝对权力,从而使缅甸过渡到了“有纪律的民主”时代。刘明明、贺舒和廖亚辉的《缅甸油气产业现状透析及前景展望》分析了政治转型以来缅甸油气领域的变革,认为缅甸通过一系列开放和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并在内陆和近海油气区块多次成功举行国际招标,取得了诸多进步。同时,缅甸油气产业仍存在原油无法自给、产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受到国内族群冲突和域外大国博弈的影响。李堂英的《政治转型以来缅甸的法制建设》认为自政治转型以来,缅甸议会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实现民主转型、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缅甸的法制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如议员缺乏民主实践经验,议会内部缺少研究、分析立法事项的专家,律师未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改革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等等。
第四部分是附录,收录了缅甸计划与财政部于2018年制订的《缅甸可持续发展计划(2018—2030)》,这是缅甸今后十余年发展的总体框架,主要涉及和平与稳定、繁荣与伙伴关系、人类与地球三大支柱,5个目标,28个战略和251个行动计划。通过该计划,我们可以了解缅甸今后的经济发展走向和重点。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