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欧盟对非洲援助政策的“人权”导向

文章摘要

保护人权原则和相应中止条款是欧盟最早加入援助政策的政治条件,足以见得人权概念在欧盟价值体系中的重要性。现代人权保护观念发端于欧洲,经过两次大战的浩劫,欧洲国家深切认识到保护人权的重要性,把尊重人的价值置于重要地位。1948年,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此后,又通过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两个任择议定书,使人权的价值得到确认。二战后,欧盟在人权保护领域积极作为,标榜为世界保护人权的典范。而非洲的情况则不容乐观。人权成为欧盟对非援助政策的首要规范。本文对欧盟对非洲投入的保护人权的援助实施与结果进行了论述与思考。
作者简介
刘青建:
赵雅婷: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07年至201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分别获得法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于2017年6月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非洲国际关系、非洲发展问题,侧重中非关系、欧非关系以及国际对非援助。出版专著《21世纪欧盟对非洲援助的政治导向研究》、国家智库报告《欧盟对非洲政策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非民间人文交流》,在《西亚非洲》《国际论坛》《当代世界》《教学与研究》《中国非洲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部委交办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