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亚投行助力再全球化

文章摘要

中国的大国地位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今后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的政策和对国际秩序的愿景,而供应公共产品成为可选择的最优方案之一。随着中国外交政策从“韬光养晦”走向“奋发有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性愈发凸显。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此后,2014年10月24日,中国、新加坡、印度等21个国家在北京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首批签署的国家主要来自中亚、南亚和东南亚。2015年3月,英国、韩国、俄罗斯、德国和法国等经济强国相继提出了加入申请。除了美国和日本,世界十大经济体的其他国家都已提出了加入申请。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全部确定,57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它是中国政府牵头建立的第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虽然只是一个区域性的支点,但是在国际杠杆作用下仍将会迸发撬动世界的力量。
作者简介
王栋: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硕士、博士,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约克学院历史与政治学系终身制(tenure-track)助理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教育部基地)执行副主任、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地区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兼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欧美同学会东亚安全论坛指导委员会委员、《环球时报》-卡特中心“中美青年学者论坛”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一位在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史世界顶尖学术期刊、美国外交史学家学会会刊Diplomatic History单独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曾在New York Times发表中美关系评论文章。任《国际展望》、Northeast Asia History 等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编辑委员会委员。任Foreign Policy Analysis,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International Affairs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匿名评审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冷战史、美国外交、中美关系等。2016 年获提名入选慕尼黑青年领袖(Munich Young Leaders)。
曹德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博雅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理论与南亚区域政治(中印关系)。迄今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国际政治的信号理论分析》、Re-globalisation:When China Meets the World Again等,翻译《洞悉对手:领导人、情报部门与国际关系中的意图识别》等作品,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若干。曾获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奖、“全国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