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基于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 作者:李扬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 报告页数:20 页
  • 报告字数:17482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金融改革30年
  • 浏览人数:0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本文以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为基础,对国内居民、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的储蓄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从部门角度来深入解读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我们发现,1992年以来,居民储蓄率呈逐步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获得的劳动报酬、财产收入和再分配收入均有所下降。企业储蓄率出现缓缓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并不主要在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在于其主要成本支出——对劳动力支付的报酬和利息支出——长期被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政府储蓄率在经历了20世纪的低位徘徊之后,于2000年以后急剧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同时其储蓄倾向也在不断提高。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为了实现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的经济运行应全面转向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为重点的轨道上。为达此目的,加速财政政策向公共财政转型,增加公共支出和对居民的福利支出,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支付水平,应成为今后我国宏观调控的长期任务。
作者简介
李扬: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5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5年获“中国软科学奖”,同年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2016年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22年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研究项目20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32部,主编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撰写各类研究报告300余篇。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经济学卷。主编《金融学大辞典》等大型金融工具书7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宏观经济、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