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拉美国家石油的“区位条件”

文章摘要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母国跨国公司要进行国际生产扩张,前提是东道国必须拥有超出别国的丰富自然资源,而且利用这种资源在东道国生产要远优于在母国生产,这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首要条件。跨国公司对于东道国的区位选择,不仅涉及自然资源,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中国直接投资拉美石油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利益问题,而是一个具有超经济性的复杂问题。虽然中国石油企业对拉美石油进行直接投资,是拓展中国石油“所有权优势”的来源渠道,是解决中国石油供求矛盾、在国际石油市场谋求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但是,在拉美地区以及全球石油直接投资新秩序尚未形成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石油竞争中缺少话语权的情况下,中国石油企业必然要经受着来自拉美石油“区位条件”的多种压力与风险考验。
作者简介
周楠:0 周楠 上海外国语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系博士后,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讲师,主要从事拉丁美洲问题研究。2007年2月至2007年12月赴墨西哥索尔胡安南修道院大学进修,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赴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和康普顿赛大学进修,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