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罗克辛的实践性双系统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文章摘要

罗克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目的行为论”的继承者,他提出了“客观归责”的行为理论。罗克辛宣布:“今天,在德国刑法学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见解不再是以存在事实(譬如因果关系或目的性)为导向的体系了,而是以刑法的任务和目标作为指导的体系。”从这个宣言中,我们至少可以肯定罗克辛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不是“纯理论”的,而应该是具有“实践性”的。这个“实践性”理论最后的指向是“客观归责”。不过,本书认为罗克辛的“实践性”主要落足于“三要件”系统上,而“任务和目标”主要落足于“客观归责”理论指向的“不法-责任(答责性)”系统上。
作者简介
秦一禾: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国际刑法、国际法。 主要著作有: 专著《关于犯罪人引渡诸原则的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论国际法院任择强制管辖权》(法律出版社,2012); 译著《国际立法》(村濑信也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法益概念史研究》(伊东研祐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刑法总论的理论构造》(井田良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