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风险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是全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目标,而提高碳生产率则成为实现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因为碳生产率指标具有更为丰富的经济内涵,它衡量了单位碳要素投入所带来的相应产出。碳生产率不仅是低碳经济增长来源的主要分析工具,也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中国如何科学合理地实现碳达峰目标,需要对要素替代方向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动力因素的作用机制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对探索稳增长、促减排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重点对省级碳生产率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并进一步分析增长动力的转换机理。
作者简介
孙猛:经济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吉林省人口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学、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与合作。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SSCI和CSSCI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