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科学中药:中药对西医的调适

文章摘要

早在清末民初、西医东渐的19世纪末,中医药科学化的问题已然是医学甚至东西文化交锋中的中心议题。而历来学者针对“中医科学化”的研究不胜枚举,市面上以“科学中药”为名的商品亦多如过江之鲫。从历史的角度而言,中医科学化或科学中药的论点发展迄今已近百年,其核心观点早已超越当初的唇枪舌剑,进入今日生化实验室与临床药理应用之实作范畴。1929年2月,余云岫等人在全国卫生会议上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等四项议案,直言中国医事要现代化就应该废止中医。事关尊严与生计,此案立即遭到中医界一致抵制并引发社会上的反废止风潮。举例来看,上海名中医张赞臣除在其主办的《医界春秋》上出版专刊“中医药界奋斗号”外,更于同年3月17日会同全国17个省市,242个团体,281名代表,于上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在“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巨幅标语下,会场众人高呼“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的口号中,“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成立,推派代表组成赴京请愿团,要求政府取消废止中医案。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在上海总商会会所举行开幕式。赴京请愿团于3月20日乘夜车赴南京面见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得其允诺“对中医中药绝对拥护”,并获教育部同意“今后对于中医学校一律组织中医讲习所,准予备案”。卫生部亦在数日后复电称:“查中药一项,本部力主提倡惟中医拟设法改进,以期其科学化,中央卫生委员会议决案,并无废止中医中药之说。”72219705经过一连串的折冲,肖凤彬认为请愿团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南京政府也只是囿于社会舆论,暂时将废止中医案搁置。72219706然而,从主管机关的响应文字来看,内在发展却颇有蹊跷。蒋介石安抚请愿团时说的是“中医中药”,教育部的说明则仅仅出现“中医”一词,在此对照下,主管机关卫生部对于“中药”的关注及“中医科学化”的立场,就颇有值得玩味之处。

尽管当时各界对于中医药科学化颇有共识,“中西汇通”的主张已蔚然成风,但要如何使中医科学化却依然莫衷一是。相对地,中药却因为医药二分论证的观点出现了转型的机会,得以借用西医药理对其进行分析与再制作。举例来看,1937年著名医史学家陈邦贤秉持前人的看法,认为中医应该循时进步。他主张:“中国的医学,从神祇的时代,进而为实验的时代;从实验的时代,进而为科学的时代……欧风东渐,中国数千年来哲学的医学,一变而为科学的医学。”72219707这段话最关键的概念是,实验可以让哲学的中医转型成为科学的中医,此一说法明显地强调了实验与科学化的必然关系。于是民初大医丁福保在“中西汇通”观念影响下,认为必须要将中医学“科学化”才能够改变其日渐没落的趋势,但他却主张中医古籍“有极效之方,积数千百年之经验,数千百人之经历而成者,其可贵,岂凡庸之所能知哉!”据此,民初丁福保不仅呼应了清末俞樾的医药二元论,更进一步指出中药的功效已由千年之临床经验证明,不待现世俗医另以科学方法验证之。然而,至少到1930年代中国“废中医案”闹得沸沸扬扬之际,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未能发展出有效的实验模式用来验证中医理论,仅有临床实作性质极强的针灸术和中草药,尚且可以通过临床实验的方式加以研究乃至于发展。

关键词:日本西医中药
作者简介
刘士永:刘士永,上海交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