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译为《国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以同情为核心的社会道德理论,他认为同情心构成尽善尽美的人性。他是具有强烈同情心的人,也是以整个英国社会为关注对象的思想家。但是,在斯密生活的18世纪,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英国劳动者生活得十分贫困、痛苦和绝望,而他在自己的两部著作中对劳动者的困苦却表现冷漠,毫无同情。他认为富人没有救济贫困者的义务,主张用市场取代政府对贫民的救助。亚当·斯密这样一位富有强烈同情心的思想家,却漠视贫民的困苦,其原因在于:作为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他对自由竞争、私有财产、资本主义具有强烈的信心和信仰,对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利己心在市场中的作用有强烈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