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作为历史悠久的知识组织,大学对于文明就如大海中闪耀光辉的灯塔。正如约翰·S.布鲁贝克(J.S.Brubacher)所指出的:“大学存在的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大学的重要性在于为人类开辟了新的生活方式,从此社会的分工与协作围绕高深知识展开。大学创造知识、传承科学、塑造文化,其精神价值向往自由、人性与真理。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大学又能够不断超越自我与时间,而且护佑文明,为不同国度种下理智的种子,正如赫钦斯(R.M.Hutchins)所概括的:“大学的目的就是实现全世界道德上的、智力上的和精神上的革命……如果社会要继续发展,它赖以生存的整个价值体系要得到彻底的转变。我们需要一个民主的学术社区,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有了它,我们就能加强大学创造人的品格、智力和精神的力量。”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大学已经成为全世界科学、文明和价值体系共同的精神象征。
作者简介
李海龙:北京市人,教育学博士,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主要成果发表在《高等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刊物,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入选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社科优青”等人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