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关于僧肇的《物不迁论》

文章摘要

僧肇之《物不迁论》遭后人之诟病,皆因后人未通龙树《中论》之旨。若通其旨,则明僧肇之心,体“秦人解空第一人”并非虚名。其通过《物不迁论》体现的般若空性,实际上给世人呈现的是一个生生不已而又寂静空无的生命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皆是鲜活却假有的生命呈现。这对主静而耽于虚无的玄学论者来说,是过于热情、乐观的生命呈现。因为,假有却恒存,恒存却不生。这使每个生命在不生不灭、不有不无之间得到了安顿与解脱,从而获大自在。故僧肇虽言物,而非要人物于物,而是于物体非有物非无物之理;谈不迁,是要让人于不迁体察迁,于迁见不迁,于不迁见迁无所迁,迁而不迁,不迁而迁之理。所有言说,皆是假立,于假立见真常,悟诸法毕竟空寂之理,是僧肇之良苦用心。故僧肇字字珠玑,以言作筏,以法摄受,试图接引被世间动静之假相颠倒迷惑之众生,到达涅槃之岸。然达实无所达,因为它就在那儿,从未离开过。基于此,若要定位僧肇在中国思想史,乃至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虽常存于其所处时代的时空点,却并不属于那个时代,而无处不在。
作者简介
王杰:王杰,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