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国家形象文化符号传播的特性

  • 作者:蒋晓涵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 报告页数:16 页
  • 报告字数:12675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传播
  • 浏览人数:0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通过对国家形象文化符号的内涵及传播的分析可知,国家形象文化符号传播的本质并不是某一种实体。尽管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是以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客观存在及其主观反映,尤其是与主观的价值评判以及传播路径相关的客观存在。这一存在本质更多表现为认知主体对其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其特性的勾勒。因此,对于国家形象文化符号传播来说,传播路径的特性本身便决定了其勾勒程度、清晰程度及价值蕴涵。进而言之,更体现了主客体之间的认知和反映的结果,没有主客体的这种反映关系,可能存在国家以及国家形象,但很难反映出国家形象文化符号的具体生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国家形象文化符号传播路径可以被视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综合反映。而更大程度上,这一生成路径体现了对国家形象进行主观价值赋予的路径,因而有了具象与抽象、主观与客观、局部与整体、稳定与变动等重要特征。
作者简介
蒋晓涵:女,1989年生。云南师范大学教师,助理研究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课题研究。发表“The World Vision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China Model”“The Development and Guidance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New Media Era”等十余篇论文。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云南省社科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