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今天有些国家失败的最普遍原因就是它们都有榨取型制度。”——〔美〕德隆·阿西莫格鲁、〔美〕詹姆斯·A。罗宾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笔者认为在西班牙、葡萄牙统治美洲的整个殖民地世界,都出现过类似的制度,即“榨取型”制度(包括“榨取型”经济制度和“榨取型”政治制度)。这是在最初的抢劫和金银的攫取之后,西班牙人所设计出来的一个制度网特征,并根据这样的网络结构来剥削当地印第安人。大地产制度、委托监护人制度、劳役分派制度以及贸易垄断制度的全面推行就是为了使殖民者能够获得超额利润,从而也致使当地的印第安人生活水平常年保持在温饱线之下。因为,“榨取型”制度的本质就是通过征用他们的土地、强迫他们劳动、给劳力提供低工资、征收重税以及以高价强制售卖他们不想买的商品来实现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尽管这些制度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并使征服者及其后代非常富有,但与此同时也把拉丁美洲变成了世界上最不平等的地区,大大削弱了这里经济发展的潜力。以墨西哥为例,墨西哥宣布独立的背后的动机就是保护殖民地时期发展起来的经济制度,就是这种制度使得墨西哥——根据德国伟大的拉美探险家和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话说——成为“不平等的国家”。这些制度,让整个社会建立在对本土居民的剥削和垄断的基础之上,阻碍了大多数人的经济激励和创造性。就在美国于19世纪前半期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墨西哥却越来越贫穷了。事实上,不只是墨西哥,拉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深受这种“榨取型”制度之害,其显而易见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简介
毕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拉美经济、中拉经贸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