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1959年全国急性传染病学术会议的历史考察

文章摘要

1959年5月15~2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以下简称“国家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联合组织的全国急性传染病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被称为是“从前没有的,第一次这样开的会议”(傅连暲语)。这次会议的组织召开是为了现实防疫的需要,同时也是“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会议邀请了全国各地区和军队卫生系统的管理人员以及著名的西医专家参会,并特别要求各地推荐一定比例的著名中医参加。专家共同交流、研讨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十年来,中国医学界在防治急性传染病方面取得的医学成果和宝贵经验。与以往会议尤为不同的是,会议提交的参会论文紧贴现实需要,“有的是实际工作的科学总结,有的是基本理论的试验研究,琳琅满目,蔚为大观,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精神”。学术会议在砥砺奋进、充满着“医学界学术团结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取得了预期成果。然而,对于这样一次具有典型历史意义的会议,目前学界尚缺乏足够关注。一些治医史的学人,甚至不知道曾经召开过这样的一次会议。由于资料的不足,有些医史论著对于此次会议虽有一定述及,但往往语焉不详,甚至存有相互抵牾之处。有鉴于此,本文利用中华医学会残存的部分档案、有关会议报道和会后编辑刊行的资料选编,并结合一些中西医师的回忆,拟对全国急性传染病学术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组织召开的过程和会议成果进行力所能及的勾勒与梳理,希望能够弥补史乘记载上的一些不足,同时对深入推动当代中国的急性传染病防治史和当代医学史的研究发展有一定助益。
作者简介
马金生:马金生,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