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灾疫频发,社会动荡加剧。全国多处曾不同程度地流行过霍乱、天花和鼠疫等烈性传染病。以鼠疫为例,较为严重的就有1894年港穗鼠疫、1899年营口鼠疫、1910年清末东北鼠疫、1917年山西绥远鼠疫等。在这些疫病的防治过程中,中国近代化公共卫生制度和传染病防治措施逐渐建立起来。其中,在1910年10月至1911年4月流行的清末东北鼠疫,是20世纪最严重的肺鼠疫大流行,死亡总人数高达9万余人。在这次疫情中,中国政府第一次采取了有组织的现代医学防疫措施,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新起点。铁路作为近代新兴事业,在提供便利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形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也加速了疫病的传播。铁路的运营会产生人群聚集并加速人口流动,导致疫病沿铁路线快速蔓延,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在此次东北鼠疫防疫过程中,通过铁路管制措施有效地缩小了传染范围,控制了鼠疫的扩散蔓延,为切断传播途径提供了保障。
作者简介
袁海燕:袁海燕,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实习研究员。
陈琦:陈琦,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