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16世纪《马六甲海法》文本及其历史价值探析(附《马六甲海法》译文)

文章摘要

15~17世纪是安东尼·瑞德(Anthony Reid)笔下的“贸易时代”。海上贸易把多个海上族群统合进入海洋活动的网络中,形成一个跨地域的联合体。由于马来地区一直是最重要的货物聚散中心,马来语72160377也因此成为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语言之一。72160378穿梭其中的马来海船络绎不绝,沟通着各个贸易港口和城市。为了规范海上行为和贸易活动,马六甲王朝以此前存在的海上习惯法为基础,用古马来语颁布了东南亚海岛国家第一部成文海法——《马六甲海法》。72160379该海法以马来文化为内核,受到涉足亚洲贸易的多种重要宗教和文明的影响,呈现多元丰富的面貌,影响了包括望加锡(Macassar)、布吉斯(Bugis)、柔佛(Johore)、北大年(Patani)、彭亨(Pahang)、亚齐(Ache)在内的东南亚诸王国。《马六甲海法》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通行,犹如《罗德海商法》在地中海海域的普及。《马六甲海法》代表了古代马来世界成熟多元的传统海洋文化。无论从宗教史、法律史抑或海洋史的角度来看,该法典都是研究东南亚前近代(Early Modern)的重要文本和本土史料。惜乎囿于语言障碍与观念原因,这部法典迄今未能受到重视。威格摩尔(John Henry Wigmore)在《世界法系概览》介绍海事法系时一语带过,连具体名字都没有提及:“在东印度马来群岛,第一个伊斯兰教君主的海事法典中,规定召开商人商讨会,并明确计算每人的投票规则。”英国著名东南亚史家霍尔(D. G. E. Hall)在其著作《东南亚史》中亦语焉不详:有一套众所周知的海事习惯在东南亚的港口通行。最早注意到这部法典重要性者为英国驻新加坡总督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Raffles),他在马六甲、槟城期间,搜集传统马来法典手稿并撰文介绍,才使这部海法得以为世人所知。此后,英国殖民官员温斯泰德(R. O. Winstedt)等整理并翻译部分法典条文。新加坡学者廖裕芳遍访各个海法抄本,以马来语出版(Undang-undang Melaka dan Urdang-urdang laut),入选马来西亚“国家最高经典作品项目”。法典目前尚无中文译本。北京大学张玉安教授在翻译廖裕芳教授的《马来古典文学史》时,对法典予以简要介绍,仅涉及部分法典内容,这是我国学界对该法典的最早关注。我国学界关于《马六甲海法》的研究,仅在部分论著中偶被提及,未有专论。作为一部早期法律文本,《马六甲海法》是海上习惯法与几大宗教法交融的产物;作为一部航海规章指南,它是有文本可依的马来世界海上活动规则的滥觞;作为一部东南亚本土历史文献,它是研究东南亚海岛王国的重要资料。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法典均不应被忽视。法典研究关涉诸多方面,如版本与流变问题、东南亚海岛地区本土文化与多元宗教影响问题、东南亚船内部组织结构问题、东南亚王权与贸易关系问题等。这些问题均值得深入探究。但鉴于学界对这部东南亚海法文本不甚了解,若详细展开论述,难免有目无全牛的零碎感。因此本文首先展示法典的立法轨迹、进行版本状况梳理,选取法典中最具典型性特征的三个方面作为支点,论述法典的内容和文化特色,最后通过对法典特征的提炼,挖掘其作为东南亚本土法律史料的价值。此文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这部东南亚最早的系统成文海法的注意,丰富东南亚宗教文化史和法律史的研究。

Abstract

The Undang-undang Melaka was first promulgated in the 16th century by the Kingdom of Melaka to regulate maritime conduct and trade activities. Later,it was adopted by many Southeast Asian Archipelago kingdoms and became a common maritime law in the Malay world. The numerous editions of the Code indicate its practicality as a maritime customary law. Its contents include identity hierarchy,ethical order,commercial custom,criminal law and so on,which embody four aspect of Hindu Law,Islamic Law,Customary Law and Maritime Law separately. It shows the integr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multi-religious customs. The legal origin and structure of the legislative body of the Code are also characteristic. The study of this text is helpful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early Southeast Asian legal history,religious and cultural history,and broaden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

作者简介
徐明月:徐明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广西民族大学马来西亚语专业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