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李贽是明末佛教界两大“教主”之一。其佛学思想诞生于阳明学盛行的时代思潮中,又与名教的卫道士耿定向的论争相关。因此,对其佛学思想的考察,对了解明末佛教的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不是对其思想文本的单纯考察,而是将其思想还原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其生活的环境中,来解读其佛学思想。他认为入世与出世不二,经世即是出世,出世不是在行为上弃世而是心的出离。在此点上儒、释、道同。同时,他还指出欲望人皆共有,圣人亦然,故不应排斥,而应于妙有见真空,于境作佛,从而恢复了人性的自然,解决了宋明以来天理与人欲二元对立的问题,充分反映了明末佛教所具有的社会化、世俗化、生活化的特质。但其佛教思想也为欲望的横流埋下了伏笔,从而遭到正统官学的打压。
作者简介
王杰:王杰,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以宋明理学、佛学为中心的中国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