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先学陈寅恪有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不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这段针对敦煌学而发的议论中提出的“预流”概念是非常发人深省的。一代学术的潮流必与其时代的社会需要关系密切。我想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的自我本位回归,一定会给古老的东亚带来新的发展变化的契机。重新审视东亚,并在东亚中重新审视自己,这个新的发展变化就是日本研究新的“流”,而认真阅读和研究东亚的古典学著作,就是“预流”最开始的工作。
作者简介
刘晓峰:刘晓峰,文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