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伊斯兰教中没有严格体制化的教阶制度,但是宗教学者即乌勒玛(意为“有知识的人”)却一直在穆斯林的生活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乌勒玛指的是那些精通宗教知识的学者,他们可以收徒、布道、教学、释法,研究知识、传播信仰。在逊尼派当中,哈里发一直被视为先知穆罕默德之后穆斯林社团的最高权威,即使后来哈里发本人并无实权,但是他象征性的地位他人却一直难以僭越,因而逊尼派的宗教学者很难突破这一权威框架,发展自身的权威和阶层化体制。对什叶派来说,伊玛目曾是什叶派社团的宗教领袖。在他隐遁之后,先是有代理人替伊玛目传递消息,信徒们从代理人那里获取指导。但自从进入大隐遁期之后,代理人也不复存在。因而在伊玛目隐遁之后,不但阐述和发展伊玛目制度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学术工作需要宗教学者来承担,解读经典、继续引领什叶派社团宗教生活的任务也逐步转移到乌勒玛身上。在什叶派发展的早期阶段,跟随众位伊玛目研习宗教经典的人构成了最早的什叶派宗教学者团体。但是,与日后发展起来的阶层化的什叶派宗教学者体系相比,早期学者内部不存在明显的阶层,且在专业分布方面也没有明显的区隔,对《古兰经》和圣训的研究,对什叶派教义学、教法学的研究都糅合在一起。什叶派进入小隐遁期之后,失去伊玛目直接指导的什叶派社团迫切需要在教义学方面有所建树。而整个伊斯兰思想文化在9-11世纪的巨大发展,为什叶派宗教学术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上布维希人当政的“什叶派世纪”营造的宽松环境,什叶派宗教思想得到巨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什叶派当中已经出现了卓越的宗教学者和教法学家,并为之后什叶派宗教学者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早期历史上的著名宗教学者及其贡献做一梳理,一窥什叶派思想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对什叶派特殊的宗教学者体制予以介绍。
作者简介
王宇洁:女,1970年生。199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199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系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研究领域为伊斯兰教,尤其专长于伊斯兰教派和当代伊斯兰教问题的研究。专著有《伊朗伊斯兰教史》《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宗教与国家——当代伊斯兰教什叶派研究》,译著有《神之简史》《谁为伊斯兰教讲话?》以及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