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子安宣邦在《汉字论》创作缘起的那次研讨会上意识到:日语、中文与西方语言间的转译与意义再生,民族国家的语言的确立,使原本统合于汉字书写系统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不过,不论是发生在一千多年中的汉语和化,还是以近现代为滥觞的和制汉语的中国化,就其本质均是以汉字为媒介的思想传播及意义再生,而在中日之间作为造成文明冲击的第三方西方同样参与了语言民族化的历史进程。那么,应如何看待汉字?——“不可回避的他者”,似乎同样也是认识我们的汉字所无法回避的视角。
作者简介
顾春:顾春,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日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