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文化景观的建设和文化资产的积累。从字面的意思讲,“文化资源”是指对人类有价值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的一部分。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讲,“资源”源自“贝”的最初含义,指的是财产;从英文的角度而言,“resource”由“re”和“source”两个部分构成,“source”是指有形或无形的物质、感受的来源,“re”表示“再次”的意思。
不同的人对“资源”有不同的认知。某一种资源对有些人来说是毫无价值的,但被另一些人视为珍宝,比如废旧的塑料制品。服饰、瓷器、家具等不仅具有高度商业化的市场,而且衍生出各种文学作品、思想观念等。对消费者而言,消费文化产品并非自然需求的满足,而是一种实现其社会属性的体现。总之,文化资源指的是文化经过价值的判断被认为是有用的东西,即文化有用的部分。最为常见的是物质文化资源,它与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诸多方面息息相关,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有些文化资源是非物质的或无形的,如民俗祭奠仪式、音乐、陶瓷技艺等。
就文化遗产而言,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宝贵财富,从形态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实践性和传承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都具有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的特点。文化景观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增加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景观,因此又被称为人文景观。它是一种人类活动留下的景观,如建筑群、古战场、工业遗址等。文化资产是一种战略性的资产,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超越其本身附加价值或利益的东西。文化资产的特色是其营业和盈利的性质,文化旅游场所经营的产业通常属于文化资产。
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产业,包括文化商业演出、广告设计、品牌设计、出版传播等。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体现为以创意为内容的生产方式,以符号意义为产品价值的创造基础和知识产权的保障。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市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该省区市文化产业现状、类型及与经济、政治等发展的关系;
(2)对各种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发展潜力等进行SWOT分析;
(3)对市民文化产业消费等相关问题的调查;
(4)应对外来文化产业冲击的措施;
(5)对国内省区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6)为该省区市全面发展文化产业提出建议。
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地方性或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提升文化生活价值。简言之,文化产业除了直接表现在地方经济的实际收益上,还可以促进文化生产者之间的交流,提升生产与行销效益,带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知名度。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市的文化产业,本书拟从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及再利用、城市品牌及文化营销、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博物馆的规划和设计、地方艺术节庆、公共艺术、社会空间与都市文化、文化产业经理人的培养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市及共建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