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上,六朝小说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使命,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海外汉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六朝志怪小说的英译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早期,但《搜神记》与《世说新语》的全译本直至20世纪下半叶才陆续问世。本文结合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理论基础,以杜志豪、柯润璞的《搜神记》与马瑞志的《世说新语》为材料,分析译者在各自文化特点、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下,在翻译中呈现出的主体性特点,并将其与国内的英译本进行对照,分析同一文本在异质文化间的译介差异。在此基础上,对马瑞志等学者使用的省略、扩充、注释等翻译技巧进行探究,以期对六朝小说的再译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