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辽代,整个黑龙江地区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这一时期东部原渤海地区经历了断崖式下滑再缓慢恢复的过程,形成了一个低谷,其他地区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承袭前代,不断有所发展。造成辽代黑龙江东部地区经济倒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辽灭渤海国后渤海遗民的流失:一是辽政权对渤海遗民的强制迁徙;二是渤海遗民的自行逃亡。辽代黑龙江农业的发展呈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态势。西南部地区因距辽内地近,汉族、渤海族迁来较多,又没有战乱,农业得以持续发展,成为粮食主产区。东部原渤海区域的农业在经历了东丹南迁造成的断崖式下降后,又逐渐有所恢复。
作者简介
梁玉多:1964年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东北古代史(重点是渤海国史);出版《渤海国编年史》《渤海国经济研究》《勿吉-靺鞨民族史论》《黑龙江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渤海史论集》等专著六部、合著十一部,发表论文、撰写研究报告一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