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西汉中期,黑龙江流域长达数百年的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开始了,这一时期黑龙江地区各族人民首次走出传统居住区,向外发展势力,有的甚至到中原地区建立了政权,从此黑龙江地区和全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依自然环境和民族传统的不同,此时的黑龙江经济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秽貊族系的橐离、夫余、沃沮基本为农业型;肃慎族系的挹娄为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业的混合型;西部草原地区的鲜卑为畜牧业型。除夫余外,黑龙江地区的经济普遍比中原地区落后许多。但总的来说,这是黑龙江地区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大步前进的时期。
作者简介
梁玉多:1964年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东北古代史(重点是渤海国史);出版《渤海国编年史》《渤海国经济研究》《勿吉-靺鞨民族史论》《黑龙江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渤海史论集》等专著六部、合著十一部,发表论文、撰写研究报告一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