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国际基准利率改革:从Libor到RFRs

  • 作者:费兆奇 陆洪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 报告页数:14 页
  • 报告字数:11168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债券市场:2021
  • 浏览人数:0    下载次数:1

文章摘要

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市场基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球银行间拆借市场萎缩,致使Libor交易规模与使用它定价的金融产品规模严重不匹配;二是金融危机以来,银行的信用风险受到质疑,金融市场对无风险利率的诉求上升,以美债为抵押的回购交易成为理想的替代者。

与以Libor为代表的旧基准利率相比,新型基准利率(统称为RFRs,以下同)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一是RFRs是基于市场的真实交易而形成的,从而规避了报价型利率在特殊时期可能出现的操纵行为。二是RFRs形成的市场基础更为扎实。三是RFRs剔除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从而强化了基准利率的无风险性。四是RFRs为隔夜期限利率,一方面,在货币市场的交易中,隔夜期限的交易量通常远高于其它期限,由此市场的代表性优势更为显著;另一方面,它与多数国家政策利率的期限相同,能更好地反映政策利率调整的方向。但是,事务具有两面性,RFRs的优势同时也为其形成机制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在有效市场假说的框架下,报价(Libor)的形成机制和基于交易数据(RFRs)的形成机制,其最终结果并无差异。二是Libor和RFRs的理论差异为银行信用风险,在实践中,RFRs通常表现出比Libor波动更高的特征。三是在利率曲线估算方面,RFRs都是隔夜期限,长期交易无法像Libor那样直接参考定期利率。四是隔夜产品的高频交易会为RFRs带来额外风险。

·基准利率改革标志着美元基准利率定价权由离岸美元市场回归美国国内的货币市场。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随着美元基准利率定价权回归本土,美国国内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其他经济体的外溢性影响将更为显著。

·数字经济在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有助于缓解新型基准利率在形成机制上的不足及部分不利影响:一是信用关系技术化,能够有效弥补新型基准利率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缺失。二是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新技术,能够辅助新型基准利率构建利率曲线。三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新发展,能够有效减缓新型基准利率背景下美元对非主要货币国家的冲击。

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操纵案发生之后,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对基准利率进行了改革,并最终确定了基于真实交易的近似无风险利率的替代方案,而以Libor为代表的基于报价形成的旧型基准利率将于2021年底正式退出。鉴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将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对新型和旧型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进行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费兆奇:费兆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陆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