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边疆转为核心区,这种空间转向与近年来史学发展变化的趋势相符:区域研究与世界体系(全球史)结合起来,这就意味着对边疆、边界、区域这些议题必须加以重新思考,中国需要自身的区域研究。近年来,笔者就“西北研究的空间转向”问题反思了以往西方单一民族主义知识体系下的“去地域化”,使得地域社会特点长期被掩埋和忽略,而区域研究则能恢复地域的中心性:以草原、绿洲、农耕、森林、沙漠空间地域上的关联性视野进行观察,也就意味着避免使用早期西方的“有色透镜”进行文化解读。全球史家威廉·麦克尼尔指出,围绕跨文化这一概念,似乎存在着某种共识,这种现象使世界上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浮出水面——否则,研究单个社会或文明的历史学家看不见这些联系。因此,未被发现的联系网最终会展示以往被单独考虑的“区域”历史之间存在的“系统关系”。这就需要采用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
黄达远:黄达远,陕西师范大学西北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基地)/“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西学院“祁连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