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Sea Routes to Canton in the 18th C...

  • 作者:范岱克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 报告页数:51 页
  • 报告字数:82685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海洋史研究(第一辑)
  • 浏览人数:0    下载次数:1

文章摘要

17世纪晚期,当中国官员打开大门与外国进行贸易时,他们假定船只的到达和离开依照的是季风的变化。7月和8月,西南季风把船只带来中国,交易季节开始;1月和2月,西北季风把船只送回家乡,交易季节结束。外国商人必须根据季风安排航程,这成为中国官员说服和控制外国商人,从而维持双方和谐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当分歧出现时,政府官员只需简单地坐在后面,凭借时间和金钱的压力制定出解决方案,因为他们很清楚,为了避免拖延到下一个交易季节,外国商人最后总会妥协。然而,到了18世纪末期,外国人发现了在非交易季节到达中国的航路,最终使全年性的商业贸易成为可能。在发现非交易季节到达中国的新航线的背后,有着几个刺激因素:在非交易季节的中国几乎没有竞争,这对某些交易商来说是一项优势;全年都需要在中国的外国商船可以一直留在广州而不必在非交易季节时期离开去澳门,这对许多商人来说很有利;在一年的不同时间、使用不同的路线航行是欧洲人有力的军事策略,这可以避开敌人或在亚洲水域上取得超过敌方的优势;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竞争者给交易商带来了压力,促使他们提高航行效率,优化航海技术,其中包括找出到达中国的新航线。由于外国船只可以在一年中的任意时间到达中国,当地官员逐渐失去其控制外国客人的重要工具。由于新航线的开辟,更多的船只开始进入东南亚的新领域,并逐渐接管了一些传统上由亚洲帆船处理的贸易。

作者简介
范岱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