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介绍了产业转移和承接能力相关研究,然后对长江经济带工业转移与绿色承接能力进行研究,探究了长江经济带工业承接的影响因素,认为在长江经济带工业转移态势方面,从全国层面看,东南沿海地区是主要的工业转出地,中部、西北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工业转入地,工业向中部、北部转移的趋势比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更显著;能源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大规模由沿海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从京津以及沿海地区向北部沿海和中部地区转移,技术密集型工业表现为东南沿海地区内部的转移。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下游地区是主要的转出地,中上游地区是主要的转入地;能源密集型工业主要从下游地区向中上游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工业主要从上、下游地区向中游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从下游地区向中游地区转移,技术密集型工业则主要表现为下游地区内部的转移。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承接能力方面,从全国层面看,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工业绿色承接能力排名处于全国前列,中游地区排名处于中等水平,上游地区排名则不容乐观。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整体排名有所提升。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承接能力的空间格局看,各城市承接工业转移的综合能力和分模块能力差异显著,工业生态能力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其他能力差别较大;省会城市、沿江城市在工业绿色承接能力上表现更为突出;下游城市的表现优于中上游城市;云南、贵州各地级市的表现不容乐观。虽然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工业绿色承接能力普遍增强,但不均衡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承接的影响因素方面,市场容量和投资规模是影响工业绿色承接的重要因素,对工业绿色承接有促进作用。劳动成本和交通状况的作用则并不显著。此外,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承接有负向作用,其中,非正式环境规制中人口密度的阻碍作用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