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深秋季节,北方的寒意可比隆冬的南方,一次涉及“文化互动”的学术会议,定在依然温润的东南滨海之城泉州举行。会议联络人之一,是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王连茂学长。他约我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为例,来讨论中外文化互动的历史、作用及意义。不讳言我不是这一行的专家;所幸者,我自己生在泉州,对家乡文化史之爱,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温。我更景仰家乡文史界前辈的成就,欣赏曾活跃于地方史学界的《泉州文史》杂志及中国海交史研究会(会址设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会刊《海交史研究》的学术追求及人文关怀。况且,在过去这20多年里,我可以说与“泉州”与“文化互动”这两个名称结下了一种特殊的学术缘分。因而,来谈谈这个城市与她的世界,侃侃她那“有容乃大”的胸怀,无论是否合适,是否深刻,是否令人满意,却能尽一抒己见、以文会友之欢。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