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经济转型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阵痛,中等收入阶段是我国无法回避的社会发展进程性问题。我国急需改变传统的靠人口红利与“三驾马车”发展的常规模式,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国家创新发展实力,以此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防范“中等收入陷阱”,使我国立足于改革开放40年的机遇与挑战时更加从容。
随着全球创新经济发展的深度交融,全球经济进入产学研融合的红利期。在国际竞争中“科技与人才”的发展凸显重要性,大多数国家都将创新列为国家发展头号战略,对内深化产学研机制,对外积极拓展国际产学研合作,推动了全球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创新经济格局的变革。由于当前各国家与地区在全球生产链中地位与分工的差异,全球人才一定程度上朝着供需化自由流动,这造成了人才供给的马太效应,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人才的争夺中占得先机,加剧了经济全球化下的人才供需矛盾。
从全球规模经济发展趋势上看,当前全球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其中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世界大湾区,我国为提高经济发展的集群效应,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顺势推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见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