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一带一路数据库!

全库
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机构
  • 关键词
  • 主题词
  • 摘要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能源基础设施

专家观点

美国印度大破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何圈粉南亚?

来源:聚焦中国ChinaFocus 作者:楼春豪、林一鸣 发布时间:2024-06-24

  自2013年正式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地区赢得广泛支持和响应,中国与南亚国家共商共建“一带一路”结出一系列共享的硕果,如今已经迈入第二个十年的新阶段。虽然美国和印度对中国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始终“羡慕嫉妒恨”,时不时地舆论抹黑、干扰搅局,一些南亚国家机构或人士也沦为美印“代言人”“传声筒”。但总体来说,除印度之外的南亚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都持肯定和欢迎的立场。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底如何惠及南亚国家和人民?它的独特优势又是什么?又如何能行稳致远?

  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不是翻版“马歇尔计划”

  众所周知,“马歇尔计划” 是西方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经济援助计划,由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提出并实施。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本意是通过援助欧洲恢复经济,使欧洲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这一计划对之后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与之相反,“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了共建原则,是对接沿线各国的共同倡议,绝不是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

  1.政治上“共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推进得快、建设得好,是因为中国与众多南亚国家政治互信水平高,发展合作有政治保障和高层共识。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指出,中巴经济走廊有力促进了巴基斯坦国家发展,实实在在地造福了巴基斯坦人民。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孟加拉国打开了新的发展之门。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尼泊尔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尼泊尔至关重要。斯里兰卡总统维克拉马辛哈称,共建“一带一路”极大促进了斯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提升斯在地区独特影响力。

  由此可见,中国与南亚国家共谋发展的真诚愿望,经过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赢得了南亚各国的真心认可,转化为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坚定共识。

  2.合作上“共建”

  “一带一路”倡议是共商共建的平台,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南亚地区内外的国家都能够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都有机会分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

  在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联合合作委员会下设国际合作工作组,专门协调第三方参与合作,瓜达尔港自由区、拉沙卡伊等特别经济区都面向国际招商。在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聘请国际化管理团队,打造享有国际声誉的港口品牌。这种开放包容的合作模式,正是某些所谓“替代方案”所无法替代之处。

  3.经济上“共享”

  依托超大规模的体量,中国经济潜力大、活力足、韧性强,中国企业在资金和产业链方面优势独具,有力保障了对“一带一路”项目跨周期投入和可持续经营。

  例如,在中巴经济走廊“早期收获”能源项目中,中方企业投入自有资金30亿美元。在斯里兰卡,中企持续投入科伦坡国际集装箱码头和汉班托塔港建设运营,在为当地创造税收和分红的同时,带动中国物流、能源、制造等企业进入,积极开拓港口码头的业务发展。在孟加拉国,中企承建的煤电站、风电站充分发挥中方在装备、技术、标准等全链优势。灵活的资金安排、长线的经营眼光、集成的优势资源,有效地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财务风险、增强了跨周期韧性。

  从不足1000亿美元跃升至2000亿美元!好处看得见、效益摸得着

  1.助力突破发展瓶颈

  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落后是长期以来制约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一带一路”建设在交通和能源领域的早期收获极大地改善了南亚各国经济发展条件。

  例如,孟加拉国“梦想之桥”帕德玛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孟南部与首都之间往来依靠摆渡的历史;巴基斯坦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打通了巴南北经济“大动脉”;中企承担阿尼哥公路保通项目、援建加德满都内环路升级改造项目等使尼泊尔交通越来越好;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建成投产发电项目新增8000兆瓦电力,保障巴国内约三分之一的电力供应。

  2.促进双边经贸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深入推进的十年,也是中国与南亚国家投资和贸易关系快速发展的十年。中国与南亚贸易额实现翻番,从不足1000亿美元跃升至2000亿美元水平,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带来直接投资254亿美元,中国在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国投资存量均大幅增长。

  中国与南亚国家投资和贸易关系越拉越紧不仅反映在数量规模上,更体现在自贸协定、投资保护、关税减让、过境运输等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安排和保障上。

  3.有效惠及民生福祉

  “一带一路”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只体现在宏观层面,南亚各国民众也真实分享到发展的红利。中企承建项目为孟加拉国创造就业机会约55万个,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约23.6万个,中国投资为尼泊尔带来超10万个就业岗位。

  许多项目也极具社会效益。例如,中国政府优惠贷款支持的孟加拉国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竣工后,不仅使500万达卡市民受益,而且使当地生态环境极大改善。除此之外,还有大批配套的民生援助项目落地,充分彰显“一带一路”建设的普惠性。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国援建职业技术学院、中巴友谊医院、法曲尔小学等项目,向瓜达尔民众捐赠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设备,均极大缓解了当地用水、用电、医疗、教育等突出民生困难。

  前景如何?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1.增强经济韧性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一些国家在国际上掀起单边主义、“脱钩断链”逆流,以地缘政治之私心,为一己之私利,搞所谓产业链、供应链“重组”,根据狭隘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划定“合作范围”,实际上扰乱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市场资源配置秩序,使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面临更大、更多外部风险因素。

  中方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南亚国家抵御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提供助益。

  2.更新增长动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技术、新工具、新观念层出不穷,颠覆性技术创新随时可能实现,世界正处在又一次经济发展模式变革的前夜。

  南亚许多国家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对科技革命和经济变革的趋势高度关注,既视之为推动经济腾飞的良机,也忧虑再次错失机遇的后果。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方宣布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对于南亚国家而言特别具有吸引力。

  3.应对复杂挑战

  南亚许多国家不仅背负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还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环境可持续性等一系列复杂挑战。

  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极端气候、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土壤恶化等危害对许多南亚国家都构成严重威胁,但南亚各国特别是中小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方面既缺乏资金和技术,更缺乏相应的国际话语权。

  中方将绿色发展列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原则和行动计划,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致力于将中巴经济走廊打造为“绿色走廊”,凡此种种举措为南亚国家应对上述挑战、动员国际支持和推进绿色经济转型提供了新机遇、新平台。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楼春豪、林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