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资源推荐
报告精读|2023年国际智库关注的三个重点议题
导语:梳理2021年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20》中排名靠前的国际顶级智库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和评论,我们发现目前国际智库研究主要聚焦三个议题:①中美关系,包括拜登政府对华战略及中美关系、中美安全关系、中美科技竞争;②地区安全局势变化,包括俄乌冲突、亚太地区安全局势、中东局势;③新兴全球性问题,包括网络与人工智能安全、全球气候变化、能源政治等。本文摘自《国际智库研究综述(2022~2023)》。
一、中美关系
当前中美双方持续对抗但保持接触,美国对中国的“去风险”战略在短期内仍将持续。
1.拜登政府对华战略及中美关系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美国治国方略项目主任克里斯托弗·奇维斯撰文指出,2022年10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即美国将专注于与中国竞争,同时遏制俄罗斯。
当前拜登政府对华经济、科技战略的论述从全面“脱钩”(de-coupling)转变为“去风险”(de-risking)。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诺亚·伯曼撰文指出,“去风险”不同于“脱钩”,前者指的是通过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阻止中国增强军事能力,意在保护美国国家安全而非损害中国经济;而后者则是指美国和中国经济活动广泛地分离。
2.中美安全关系
美国对中美安全关系的关切仍聚焦于台湾问题。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杰拉德·迪皮波和裘德·布兰切特认为采取经济制裁阻止中国大陆对台军事行动的效果十分有限,美国及其盟友只有结合政治、经济手段和明确的军事介入,才能成功“威慑”中国。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外交政策研究主任迈克尔·奥汉隆和高级研究员安德鲁-杨指出,美国需要保持其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增强与东南亚、印度洋地区伙伴的合作关系,为潜在的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危机做好准备。
3.中美科技竞争
科技成为当前中美关系和战略竞争的核心。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瓦德瓦尼人工智能与先进技术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格雷戈里·艾伦撰文指出,一系列限制出口和投资的法规出台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时代。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马特·希恩研究员指出美国出台的出口限制令旨在削弱中国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这些政策将打击中国半导体供应链,使其在短期内无法获得高端芯片和制造设备,从而导致技术倒退。
CSIS发布的《矿产垄断》报告指出,镓是高性能微芯片的关键矿物,而中国在全球镓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最近对镓出口的限制,将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严重威胁。
二、地区安全局势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亚太地区局势和中东地区局势受到国际顶尖智库的广泛关注。
1.俄乌冲突
智库对于是否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从而遏止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存在争议。布鲁金斯学会的詹姆斯·戈德吉尔赞同乌克兰加入北约,认为只有此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布鲁金斯学会俄欧亚项目高级研究员埃里克·夏拉梅拉指出乌克兰加入北约仍遥遥无期,因此乌克兰需要增强自卫能力,提高俄罗斯侵略的成本,从而遏止战争。
各智库还关注美西方的制裁是否有效遏制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CSIS的研究员科林·沃尔和尼约德·韦格指出,一年多来美西方的经济制裁对俄罗斯产生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影响,但是不至于使俄罗斯崩溃。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中西宏指出,俄乌冲突推动了权力转移,并促进以网络空间为基础的技术全球主义,可能推动人类进入下一个治理阶段。
2.亚太地区安全局势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特鲁诺夫博士指出,美国当前重建并扩大了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政治联盟,包括建立AUKUS和“蓝太平洋联盟”,在此基础上,美国一直激励其盟友在遏制中国方面做出军事贡献。
智库研究认为朝鲜发展核武器仍威胁着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CSIS朝鲜半岛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指出,朝鲜继续发展核武器的计划、俄乌冲突以及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共同凸显了美韩联盟的战略重要性。
3.中东局势
智库关注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以及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变化。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中东项目研究员亚斯敏·法鲁克指出,中国能成功斡旋伊朗和沙特关系,受益于其对伊朗的影响力,但中国在中东的优先事项仍是经济事务,而非安全。
智库研究表明,中东地区民族冲突和矛盾仍很难化解。库尔德议会前高级顾问萨达尔·阿齐兹指出,2023年5月,伊拉克公布了一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发展之路”,但项目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绕过了库尔德斯坦(KRI)地区。从此举可以看出伊拉克排斥KRI地区的发展。
三、新兴全球性问题
网络与人工智能安全、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能源安全是当前三个主要的、具备一定紧迫性的新兴全球性问题。
1.网络与人工智能安全
智库研究认为,各国在数字主权和信息流动等问题上仍存在诸多分歧。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地缘政治项目研究员玛蒂尔德·维利特指出,当前欧盟委员会的优先事项是保护数字主权,而美方提倡的是数据自由流通。随着欧洲数字改革的需求上升以及对华科技竞争上升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欧洲和美国在“数字主权”问题上的分歧不断加深。
各国智库聚焦于研究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给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全问题带来的挑战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指出国际冲突方面,国家可能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的“深度伪造”技术,例如伪造领导人命令、在军队中制造混乱以及为战争提供合法性等,冲击国际关系和社会信任。
为了防范人工智能和网络空间发展带来的风险,智库认为政府应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汤姆·惠勒指出,在AI发展的背景下,为元宇宙制定规则应早日提上日程。元宇宙的出现可能放大当前数字平台的问题,例如数据剥削、市场支配和算法偏见,因此需要及时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来保护个人和公共利益。
2.全球气候变化
美国陆军基地、能源和环境首席副助理部长保罗·法南和前国防部作战能源规划与策划助理部长沙伦·伯克指出气候变化对于现代陆军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陆军基地、士兵和家庭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密歇根大学公共政策副教授凯瑟琳·豪斯曼指出,美国需要鼓励对气候负责的清洁能源开发,实现低成本的环境友好型能源转型,创新政策应配合其他气候政策(如碳排放监管和减排补贴),共同支持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智库还关注甲烷减排的国际合作,美国和欧盟正在制定新的甲烷减排法规,该举措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有利于通过提高天然气的回收率和销售量来促进经济发展。美欧在减排法规上的合作有助于建立一个透明、可信、统一的甲烷排放标准体系,推动全球油气行业实现低碳发展。
3.能源安全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弗雷德里克·韦雷指出,中东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以及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危机,给出口石油的阿拉伯国家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能源合作方面,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中东能源专家贾斯汀·达金指出,中国能源公司扩大了在中东地区的市场参与度,和西方能源公司展开竞争。
CSIS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项目高级研究员本·卡希尔撰文指出,美国作为液化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国,有助于减少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阅读报告全文,点击下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