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推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联合中国国内相关领域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年度研究成果。...展开
本书由中华日本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推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联合中国国内相关领域的日本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共同完成的年度研究成果。全书由总报告、国内形势篇、对外关系篇、中日关系篇、专题研究篇和附录构成,对2018年度日本各领域形势进行了回顾,特别是围绕国际大变局背景下日本的选择与应对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分析,并收录了该年度日本大事记。
2018年,在外部环境趋紧、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日本经济起伏较大,民间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波动不稳,出口增长放缓;货币政策趋向弹性化,通胀目标仍难达到,财政重建目标亦被推迟。同时,安倍政府继续推进国内结构改革,进一步放宽劳动力市场限制,深化农业改革,全方位参与全球价值链构建。日本社会少子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在一定程度上向外籍劳动者敞开了大门,但只能弥补部分行业劳动力不足。
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确认意味着长达30年的平成时代即将落幕,日本将走向新纪元。自民党总裁选举后,安倍成功实现三选连任,在自民党内保持了“一强”独大地位,但其修宪之路并不通坦。日本政党政治依然维持“一强多弱”格局,在野党几经重组未能对强势的自民党形成有效竞争与制衡压力。
面对国际变局的冲击,日本积极谋求“多向对冲”。安倍提出“战后外交总决算”目标,力图实现日朝关系正常化和日俄缔结和平条约,按照“新的三原则”发展对华关系。日本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推动签署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与欧盟签署了“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日欧EPA)。在美“特朗普主义”深化背景下,日美同盟基础保持稳固,战略协作有所拓展,但日美矛盾在诸多领域仍趋突出。2018年,日本对朝政策历经“极限施压”和“均衡避险”两个阶段,半岛形势缓和为日本调整对朝政策提供了契机。日本还通过加强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强化构建“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
2018年日本出台新《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旨在增强自主军事实力,加强对日美同盟的支撑,拓展军事力量海外使用空间。日本还制定了《第三期海洋基本计划》,谋求“综合性海洋安全保障”成为其海洋战略的核心方针之一。
中日关系在2018年总体呈现加速回暖与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为契机,高层引领、合作深化、危机管控等利好因素有力促进了关系向好进程,而国际变局、经贸互利、日本战略调整被认为是中日关系改善的背景和动因。日本政府继2017年对“一带一路”倡议明确表示出合作意愿后,2018年开始与中方就具体合作方式展开讨论,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呈现扎实推进势头。面对反全球化、逆全球化风潮,中日两国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单边主义、坚持多边自由贸易、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上“同频共振”。
展望2019年,日本在经济上存在着一些利好因素,如企业工资水平缓慢上涨、劳动方式有所改进、增税及景气对策出台、新天皇即位提振消费、外部市场深化扩展等。但在消费税上调、美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增强、外部需求减弱的形势下,日本经济也面临多方压力。日本少子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深,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改善育儿环境的政策在缓慢释放效果,但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年轻人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现象。
2019年统一地方选举及参议院选举的结果将对日本政局乃至修宪动向产生重要影响。2019年正式改元后,“后平成”时代日本走向值得关注,日本将根据新《防卫计划大纲》规划落实军事力量发展,密切日美同盟关系,为日本提供更多海外干预的政策选项,并可能对地区安全局势造成一定影响。在全球时局持续变动、国际秩序和机制加速重组之际,日本将促推广域经济合作圈的构建与落地,积极谋求掌控地区主导权。
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面临利好条件及窗口机遇期,但要行稳致远,仍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做,在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扎实成果、共同坚定维护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同时,需要妥善处理两国间重大敏感问题。综合研判,只要中日双方能够相向而行,积极趋利避害,两国关系即可望在既有改善成果基础上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各领域合作取得进一步成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