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德国举行了第18届联邦议院选举。12月,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组成了联邦德国历史上第三个大联合政府,默克尔再度连任总理,德国进入了“默克尔3.0”时代。德国...展开
2013年9月22日,德国举行了第18届联邦议院选举。12月,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组成了联邦德国历史上第三个大联合政府,默克尔再度连任总理,德国进入了“默克尔3.0”时代。德国大选之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领域的发展状况,各大政党的竞选活动和联邦议院选举结果,以及德国新政府的内外政策走向,这些主题成为本书的重点内容。
在本届联邦议院选举竞选过程中,默克尔连任总理几无悬念,主要原因在于其超常的个人魅力。大选唯一的看点在于基民盟/基社盟与自民党之间的黑黄联盟能否延续。由于自民党“借票”策略失败,自1949年以来首次未能进入联邦议院,基民盟/基社盟最终与社民党组成了大联合政府。本书的政治篇盘点了2013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的结果,详细论述了几个主要政党在大选中的成败原因,从政党结盟形势、左翼阵营的发展变化以及小党的生存危机等多个方面剖析了大选之后各个政党面临的挑战,并对德国政党格局未来可能的走向进行了研判。
2013年德国经济的表现令人欣慰。在外部经济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善的条件下,德国经济虽然增幅不大,但增长结构趋于合理;制造业保持稳定乐观;政府财政状况持续向好,居民收入和福利稳步提高,实现了高就业率、低通胀。尤其是作为一个倚重出口的外向型经济体,德国的经济发展在过去的两年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内需的拉动。与此同时,2013年中以来,欧元区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之前一系列救助措施的效果开始显现。危机发生以来,德国主导欧洲经济治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针对欧元区内部各项经济政策不协调这一导致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默克尔政府主张通过推进《财政契约》和银行业联盟等制度性改革来为欧洲经济一体化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但由于德国内部以及各成员国间的利益分歧,这将会是一个缓慢的演进过程。本书的经济篇还探讨了德国“重新崛起”这一命题,并指出,德国“重新崛起”的根源在于欧元制度下德国不断被强化的工业竞争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强“融资能力”。德国的“重新崛起”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的战略转型: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财政一体化的启动和欧洲“大西方”战略的加速推进。鉴于德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关系着德国的能源转向战略能否取得成功,为此,本篇有专文分析德国(新)政府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及其影响。
德国政府历来重视科研创新政策。本书社会文化篇在对德国科研创新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高技术战略等联邦政府主要的科研创新政策,对上一届黑黄联合政府的科研创新政策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逐一盘点,并对新政府《联合执政协议》中关于科研创新政策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和展望。此外,本篇还深入探讨了德国知识界围绕欧洲各种特殊与普遍性危机展开的本源性论争,揭示了欧洲共同重塑未来“叙述”的出发点与基石。
本书的外交篇聚焦德国外交政策的两根支柱:欧洲一体化和跨大西洋关系。本篇首先解读了德国新政府的欧洲政策,并通过分析《德法2020议程》(2010年)和《柏林-巴黎:共同行动政治总则》(2013年),突出了德法关系在德国欧洲政策中的特殊角色。其后,本篇分析了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德美关系走势。“棱镜门”事件的持续发酵使得德美关系发展的基调变为猜疑与不信任。虽然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为德美关系发展开启了新的机会,而且德国也在新政府《联合执政协议》中再次承诺在安全领域维护德美合作,但总体而言,德美关系已经迈入冷静、务实时代,利益考量比价值观和感情因素更加明显地制约着德美关系的发展。在本篇的中德关系部分,还有专文论述了“中德法治国家对话”机制的内涵与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