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不平等是《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社会不平等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不平等的挑战,而且国际不平等也有加剧的迹象。在这种...展开
减少不平等是《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社会不平等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不平等的挑战,而且国际不平等也有加剧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一起,共同努力,不仅要减少世界各个国家内部的不平等,而且还需要通过各种国际合作机制减少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但是,由于导致不平等的原因非常复杂,世界各国在减少不平等上,尽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成效不是很显著,社会不平等依然是个很严峻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要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减少不平等目标,就需要广泛总结世界各国在减少不平等上的优秀经验,并对其加以梳理和提炼,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和借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转型和发展的双重任务,对于在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减少社会不平等、避免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已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与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分享,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从整体而言,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阐述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不平等的挑战,这些不平等包括经济不平等、地区不平等和机会不均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集中阐述了中国减少不平等以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及经验总结。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的是,这部分研究从微观家庭的角度进行分析,依据的是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FamilyPanelStudies,简称CFPS)所采集的数据。第二章分析了中国家庭收入与支出的情况以及政府在减少家庭经济不平等方面的政策与实践,认为家庭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章分析了中国家庭机会均等化的情况和中国政府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提高机会均等化水平所做的努力。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家庭可持续性金融的情况,阐述了中国通过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能够平等参与和分享普惠金融的益处,并使普惠金融与减少不平等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第三部分为第五章,阐述了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世界各国应如何应用中国经验减少不平等,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中国,不平等不仅体现在不同的社会人群之间,而且体现为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这种情况,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中国政府在减少不平等的过程中,同时从制度面和空间面开展工作。在制度面,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建设进度,实施精准扶贫,实施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的财税政策,全面实施义务基础教育,建立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创新为减少社会不平等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与此同时,针对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中国政府通过公共资源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因地制宜地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和优化配置等。这些空间面上的举措,为减少地区间不平等、实现地区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这些实践,上升到理论上,就是制度与空间相结合的减少不平等、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二重结构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在减少不平等和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同时从制度改革与创新和资源的空间优化两方面下功夫,如此才能更好地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减少不平等的目标;反过来,减少不平等则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