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发展战略创新团队开发的智库产品,定位是: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国际坐标系,至今已连续出版十年。一 年度主题:国际城市的“双...展开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全球城市发展战略创新团队开发的智库产品,定位是: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国际坐标系,至今已连续出版十年。
一 年度主题:国际城市的“双循环”新变局
2021年版“国际城市蓝皮书”的主题词是“双循环”。我们认为“双循环”不仅是中国城市所应采取的发展策略,也是所有国际化城市必须严肃考虑的选项,即在开放发展与本土扎根之间实现再平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使全球卫生治理领域的重大问题迅速演变为对国际经济、政治、社会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多米诺骨牌”。疫情影响之下,各国纷纷采取内顾化的“邻避”政策,国际人员交流快速萎缩,各国国内的社会经济互动也趋于萎缩。疫情成为推动全球化格局变化、产业链结构变化的重要催化剂。在外部链接强度急剧下降的状况下,作为国际要素流动枢纽的国际城市将发展视野逐渐转向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与周边区域与本土经济的联动。在疫情防控形势较好的区域,城市群与都市圈的发展成为新的城市合作热点。国际城市强化自身体系化运行能力,以及与城市群、都市圈强化联系的举措,显示出城市与周边区域形成协作,在外部环境集聚变化过程中提升根植性与本土服务功能的新趋势。各国的国际城市都在谋划或已事实上进入内外部互动并存、注重开放性与根植性均衡发展的“双循环”状态。
在疫情重大冲击下,“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发展情况如何呢?本年度“丝路城市2.0”评价,在政策沟通指数下新纳入了反映城市公共卫生能力的一项三级指标。在138个样本国家的350个样本城市中,重要节点城市由上年度的23个增加到30个;次要节点城市数量与上年度基本持平,为18个(上年度为19个);一般节点城市由上年度的23个增加到28个。新加坡、首尔和曼谷居本年度推荐的中国城市开展合作城市的前三位。
二 专题报告:后疫情时代到来
本书的27篇专题报告介绍了后疫情时代城市在发展战略、经济恢复、城市韧性、社会包容、治理能力、数字化转型、空间规划等方面的再思考、再准备、再应对。
(1)城市创新篇。本篇解读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的“全球创新城市百强”情况、英国分类识别和差异化培育“潜在增长中心”的策略以及伦敦建设“欧洲人工智能之都”路线图,并就数字技术对于城市的变革机遇和包容性拓展予以分析。
(2)城市经济篇。本篇聚焦后疫情的经济恢复情况,介绍了城市经济恢复的关键原则以及精准投资和就业保障的策略经验。
(3)城市社会篇。本篇分别介绍了从医疗生态系统观评选“全球医疗中心城市”的结果及其启示,纽约作为超大城市建立长者服务生态系统的经验和中小城市利用建成环境促进健康公平的思路。
(4)城市文化篇。本篇首先介绍了伦敦、纽约、巴黎、东京4个获评最佳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化政策设计和文化硬件水平,再分别介绍了吉隆坡以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导向的文创之城部署和澳大利亚小城南珀斯以社区为中心的下沉式文化规划。
(5)城市生态篇。本篇就应对气候变化,从需求端介绍了C40国际城市组织倡导“负责任消费”的思路,从供应端介绍了英国南约克郡4城市创建“氢能源经济圈”的构想等。
(6)城市治理篇。本篇介绍了学界基于美国各地市长演讲内容分析所得的当下城市治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显然,美国疫情蔓延使得各地城市治理能力都面临大考。竞相运用新技术手段成为世界各城市解决从加强治理、促进公平到提升产业效率的共同选项。
(7)城市空间发展篇。本篇首次同时兼顾了大、中、小城市的空间发展新智慧:英国如何通过激活“休眠型郊区”来破解大城市住房供应问题、美国中型城市规划引导新出行方式促进公平交通、美国最佳小城市的成功经验。
(8)丝路城市篇:本篇从全球、区域和典型城市三个层次,分别介绍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阿拉伯地区城市化发展态势和菲律宾达沃市作为“一带一路”新兴节点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收起